在我的班級裡,不論是低年級還是高年級,
我很喜歡教孩子們如何閱讀,陪著他們讀,
每天都有一段時間是我們的共讀時光,
甚至是我的研究所碩士論文也是跟閱讀教學有關,
對於閱讀,我有種莫名的教學熱誠,
因為我相信,閱讀是孩子最受用的能力之一,
最能夠啟發孩子多元智能的元素之一。
不過,我的這些教學經驗,僅限於國小階段,
對於我自己的雙寶,嬰幼兒閱讀這塊,我覺得需要一些這方面的知識充電與學習。
所以,我在孕期中,買了一些嬰幼兒發展的書,也上網查了一些功課,
就來跟大家分享我自己在這部分的經驗,
還是老話一句:本文分享僅供參考!無立場背書。
還有,因為我的時間極為有限,實在沒辦法好好打完一長篇,
我只能抓雙寶睡覺、做完家事的零碎時間空檔,來記錄這方面的心得,
所以,應該會分很多篇來記錄,
請務必多多見諒!
~~~~~~~~~~~~言歸正傳~~~~~~~~~~~~~~
這篇,我想分享的是我在懷孕期間,我做了那些孕期胎教閱讀,
你沒看錯,是胎教閱讀!
大部分的媽媽都能夠了解胎教的重要,
很多心理學家、語言學家都認為,閱讀應該從寶寶在媽媽肚子裡就應該開始,
我沒記錯的話,好像肚子裡的胎兒在四個月的時候,聽力就發展,
六個月已經能和外面大人聽覺是一樣的。
所以,我也是差不多三四個月,就開始做孕期胎教閱讀的部分,
還有前幾年蠻流行胎內記憶,所以我相信胎教閱讀,胎兒一定也能感受得到。
我會讀繪本故事書、讀普門品(因為有向神明許願,所以我每天都會念),
通常白天都是我一個人在家,所以,我都會唸出來(不怕尷尬啊),而且還會做「放聲思考」
就是我會把我怎麼理解故事中的人物的形色,前因後果等,用自言自語的方式描述出來,
其實就是講給肚子裡的雙寶聽,我把我的想法說出來,
例如:我覺得小紅帽很善良,因為她知道外婆生病了,還想去照顧外婆......
我覺得顧奶奶很有愛心,因為她知道小豬沒人收養的話,就會被賣掉,顧奶奶就決定收養小豬......
放聲思考,蠻適合做為引導學習的方式之一
尤其是當孩子還搞不清楚、狀況外的時候,
我們自己先破題,先示範,先說明,讓孩子比較知道我們在幹嘛,
久而久之,熟練了,他們就會跟上來。
所以,對我而言,放聲思考是不限對象的年齡,
我一直到現在,在陪雙寶閱讀的時候,我都會用放聲思考來跟她們互動。
我在孕期的時候,最喜歡念的一本故事書是「謝謝你來當我的孩子」,
這本書也是經典中的經典,
我記得孕前,在學校整理圖書館的時候,無意間發現這本故事書,
當時,我還對自己說:到時候懷孕做胎教一定要念給孩子聽。
我每次讀這本都會亂感動一把的,
現在我也還是會念這本故事書給雙寶聽。
對了,另外補充,除了胎教閱讀,我孕期還會聽「馬友友」的大提琴專輯。
因為大提琴的音頻比較能對應到肚子裡的胎兒,能夠舒緩情緒,
所以,我那時都會放馬友友來聽。
至於,胎教閱讀到底有沒有效,
我其實不太喜歡回答這種是非題,
因為這種「為孩子做的事情,是無法用功利角度去評斷」,
之前帶班,我都會跟學生說:「你時間花在哪,成就就會在哪。」
我對自己在這部分也是這樣砥礪著。
不知道你的胎教閱讀有那些呢?
歡迎一起分享喔!